一、工作原理:氣體能量轉化為機械運動的核心機制
SCHUNK氣缸通過壓縮空氣或氣體的能量驅動活塞運動,實現直線往復或旋轉動作。其核心組件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桿、氣缸蓋及密封件,工作過程分為以下階段:
進氣階段:壓縮空氣經進氣口進入缸筒,推動活塞后移;
壓縮階段:活塞前移時氣體被壓縮,壓縮氣體產生的力再次作用于活塞,使其后移;
排氣階段:工作完成后,壓縮氣體通過排氣口排出,完成一個循環。
類型差異:
單作用氣缸:僅在活塞一側供氣,依靠氣壓推動活塞伸出,返回時依賴彈簧彈力或重力;
雙作用氣缸:活塞兩側均有氣壓作用,通過兩側氣壓變化實現前進和后退,適應復雜工況。
二、安裝調試流程:從安全規范到性能優化的全流程指南
1. 安裝前準備:安全與規范先行
安全規范:
嚴格遵循制造商指定的調試、安裝、操作、環境及維護條件,忽視說明使用視為不合理操作;
安裝、調試、維護人員需閱讀并理解所有操作說明,尤其是安全章節,推薦客戶書面確認;
運動檢測器的安裝、拆卸、接線等工作必須由受過培訓并通過授權的人員完成。
環境檢查:
確保安裝環境無研磨粉塵、腐蝕性蒸汽或流體,若存在特殊環境需事先獲得SCHUNK同意;
檢查氣源質量,壓縮空氣等級需符合DIN ISO 8573-1:4級標準。
2. 安裝步驟:精準定位與固定
安裝形式選擇:
直線運動負荷:采用底座型或法蘭型安裝,使負荷運動與活塞運動方向在同一軸線或平行;
擺動負荷:采用軸銷型或耳環型安裝,確保支撐氣缸的耳環或插銷擺動方向與負荷擺動方向一致,且橫向負載值不超過氣缸輸出力的1/20。
具體安裝操作:
底面固定:使用附加包內的螺栓將旋轉單元輸出端安裝好,若需反面拴緊,殼內需有螺紋;
側面固定:利用四個螺紋孔拴緊側面,并通過兩個定位銷的定位孔進行中心定位(定位銷不包括在交貨范圍內);
齒輪安裝:推薦使用4個螺釘和2個定心套進行固定,若配有可選接近感應開關,需利用齒輪和安裝板間的2個中心定位套安裝控制凸輪定位盤。
3. 氣體/流體連接:密封與流量控制
介質要求:僅允許使用壓縮空氣作為介質;
接頭操作:
僅打開所需接頭,未使用的接頭需用空插塞密封;
附加包內提供直通無管接頭的O型圈,用于基本單元的氣體連接;
帶有中心位置的版本需在底面開口處安裝直通接頭以排空卸荷活塞區域,若有污垢或濕氣滲入風險,需從接頭處連接排氣線路至關鍵區域外部。
流量控制閥使用:
鎖緊裝置的軟收縮量可通過C和D型接頭上的流量控制裝置調節;
接頭表格參考操作手冊6.3節,避免因排氣流量控制裝置影響鎖定定心功能。
4. 調試與性能優化:從低速到穩定的精細化調整
調速閥調整:
節流閥應從全閉狀態逐漸打開,從低速慢慢將氣缸驅動速度調整至所需值;
優先采用排氣節流方式,通過排氣節流使氣缸在工作中產生背壓,使行進速度或速度調節更穩定,避免啟動時活塞桿突然快速推進撞擊缸蓋。
緩沖閥調整:
帶緩沖的氣缸需根據負載與速度大小,對裝在缸蓋上的緩沖閥由小到大重新調整,直至氣缸不產生反跳現象;
調節過程中避免用力調死緩沖,否則會導致緩沖不良或活塞在快速情況下損壞密封件。
空載試運轉:
安裝前需進行空載試運轉,確認正常后再進行正式安裝;
觀察氣缸動作是否平穩,速度是否滿足要求,若不滿足需調整氣缸上的節流閥。
5. 安裝后檢查:關鍵距離與信號確認
距離檢查:
檢查氣缸前端(黑色零件)到設備墻板的距離;
檢查氣缸后端(黑色零件)到設備墻板的距離;
檢查氣缸活塞桿伸出后到設備墻板的距離;
確保以上三點間距一致,安裝正確。
信號確認:
觀察氣缸動作時磁性開關信號燈(LED)是否亮起,若不亮說明磁性開關安裝位置需調整;
調整方法為松開磁性開關的緊定螺栓,讓磁性開關順著氣缸滑動至指定位置后擰緊螺栓。